省级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和“三个好”评选工作
【党支部立项】探索“党建共建”模式,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教工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总结报告
文章来源 : 组织部 发布时间 :2024-06-11 15:29:03

一、项目简介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教工党支部成立于2006年,现有党员30名。2023年支部荣获福建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也是学校样板支部及学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自2022年5月立项以来,秉持党建共建的核心理念,以“七个有力”为行动指南,全体党员凝心聚力,通过共建共聚、共建共强、共建共治、共建共享的多元路径,成功塑造了高水平的党支部,为学院重点业务工作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二、“立项活动”背景

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不仅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关键手段。随着国家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重视,结对共建作为一种新型的党建工作模式,越来越受到各级党组织的青睐。党支部本着对标对表的原则,以“样板支部”建设为核心任务,以完成福建省宣传部年度项目党建课题为驱动,以推进福建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为契机,与其他党支部进行结对共建,取得显著成效,这种以目标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以共建为桥梁的工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党支部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也实现了党建工作的均衡发展,达到基层党组织间的互利共赢。

三、“立项活动”做法

立项以来,支部先后与中共丰泽区泉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部、护理学院学生支部、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妇产科支部三个支部进行结对共建,签订支部共建协议,明确了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课题合作、人才培养、组织建设等业务方面的合作内容,搭建了“支部共建”平台和载体。

1.共建共聚,推动队伍素质全面提升

为提高共建成效,支部更重视自身素质提升。创新学习形式,理论学习有成效。我支部通过每日强国学习深化认识,每月集中学习强化理解,每季度主题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深化实践,每年经验总结巩固提升”的全方位学习模式,与共建支部一起学习,形成浓厚的学习教育氛围,确保支部在理论学习中发挥“带好头”和“领好航”的重要作用。两年来集中学习23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6次,党课4次。与共建支部一同前往石井书院、安平桥、黄护故里安海镇桐林村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一起观看央视《榜样8》栏目,共同分享心得体会共同开展政治学习交流会,一起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2.共建共强,推动引领作用全面发挥

规范管理党员,党建和业务共融合共促进。坚持“两学一做”, 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规范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组织生活制度,落实谈心谈话制度,支部委员之间、支部委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就党建及业务、为民服务、个人发展等进行谈话。使党员教育经常化、管理制度化,能自觉、按时、足额交纳党费。坚持党内组织生活考勤制度,做到党内活动全记录,保证支部活动出勤率。组织党员到党员家风档案馆、初心教育学堂、泉州清廉馆学习,贯彻学校清廉建设文件精神,推进清廉支部建设。前往丰泽区泉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群众深入交谈,详细了解党组织建设、基层治理、为民办实事等情况,了解党组织在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难题,双方达成一致,立足发挥各自优势,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重大任务。与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妇产科党支部座谈,了解对方在临床基层党建、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情况,共同制定共建目标、探索共建项目、共享资源,不仅能发挥“双带头人”的头雁效应,也能够营造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3.共建共治,推动重点任务全面落实

围绕基层党建工作重点难点展开全面调研。我校面临升本、双高建设等重要建设任务,作为基层党组织应凝聚全体党员的力量,攻坚克难,在前期党建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我支部深入企业、高校、街道等不同基层党组织调研,全面了解基层党建现状、问题,提出建设策略。针对学院的核心业务工作,细化了责任分工,并紧密跟进任务的执行和落实。在推进学院升本及双高建设的进程中,我们构建了以党总支为核心领导,支部书记、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担任具体责任人的工作机制,同时积极发动全体教师参与其中,形成了广泛而深入的工作格局。

4.共建共享,推动服务保障全面增强

通过支部共建,支部服务社会得到全面保障,泉淮社区为支部打造服务平台,师生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送服务等项目进社区,每年服务社区约1000余人次,服务中小学校至少1所,在每一次服务活动中,党员们始终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附属人民医院妇产科为师生提供实习、见习、课题研究、教师社会实践等活动平台。无论是面对复杂的疫情环境还是解决棘手的问题,党员都能挺身而出、勇挑重担。

四、“立项活动”成效

通过“党建共建”的具体措施,创新了党建工作载体,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工作联动、难题联解、发展联抓等具体措施,围绕“党建共建”开展了系列活动,形成共建共聚、共建共强、共建共治、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推动党建全面开展、全面提升。立足“七个有力”,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1.教育党员有力度,思想阵地稳固

支部政治功能的核心作用凸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筑牢师魂。党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支部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稳步前进。

2.管理党员有方法,凝聚组织力量

支部结合党史学习主题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凝聚党员力量,建设了一支实干担当的、起带头作用的教师党员队伍,2023年通过了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验收,福建省宣传部年度项目党建课题也顺利结项。切实做到了“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在南附属楼202宣传栏设亮岗履职栏,另为教师打造良好个人形象,引导教师党员在教学中、社会服务时、学习交流时等日常工作生活中亮身份、立标尺、树形象。

3.监督党员有策略,做好师德表率

借助共建机遇,加强师德修养,做到自觉规范教育行为。通过从严治党专题会议、意识形态专题会议、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党员能自觉履行义务、遵规守纪。严把师德关,做到师德考核制度化、教学督导常态化、教学检查规律化。

4.组织师生有举措,争先锋树模范

两年来,支部在上级组织带领下,完成学校和学院下达的所有任务及每年双高建设、升本建设、日常教学等学院重要业务工作,支部组建的4个教学科研团队,根据各自的特长开展特色项目,辅导技能竞赛获得较好成绩,两年来获国赛二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2项。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执裁2人次,省级执裁4人次。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思政示范课程1门。主持课题13项,发表论文26篇,SCI有5篇,主编参编教材9本、专利9项。

5.宣传师生有广度,营造育人氛围

支部开拓“微平台、微故事、微视频”宣传新模式,学院新媒体团队在我支部带领下,两年来发表推文55篇,3747人关注,新增浏览量38605次。支部党员组织学生举办“青春耀百年、薪火代代传”讲红色故事、“以书为舟,畅享红色新征程”读红色经典大赛,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小白讲故事”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师生形成学做先进、争当先锋的育人氛围。

6.凝心聚力有担当,夯实群众基础

在总支带领下,支部教师在学院的重点工作中团结一致,顺利完成双高建设中期检查,为两届学生进行线上护考辅导、为毕业生包干式一对一指导就业,近两年的护考通过率均在95%以上,成绩突出。

7.服务群众有温度,彰显服务宗旨

通过教师节、护士节、三八妇女节等节日,表彰优秀教师、开展趣味活动、为教师打造形象等,关注教师成长发展、心理情绪、家庭困难等,做到服务师生有情怀。以党员教师为主力的全体教师共为社区开展志愿服务30余场,每年均为医疗护理员培训。疫情后期,全体教师党员参加学校抗击疫情教师志愿者团队,把健康相关服务送到丰泽新村、泉淮社区、万安中心幼儿园、实验小学、丰泽图书馆等地方,形成服务特色,凝练《一身白衣护健康、一颗红心真为民》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典型案例。

五、佐证材料


[ 编辑:林焕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