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有上墙、应急有流程、新生(师)有宣教、安全有演练、管理有智能”。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将中医“治未病”的预防理念深度融入实验室安全管理,在2024年“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中,打出一套独具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组合拳”,亮点频现,成效显著。
亮点一:制度引领,安全信息可视化
学校依据国家标准对实验室进行安全等级分类分级,制作实验室“安全信息牌”及应急流程图,悬挂于每间实验室门口,实验室安全信息、应急流程一目了然,大大提升了安全管理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亮点二:宣教考核,安全教育课程化
学校不仅针对新生和新进教师进行实验室安全专题讲座与考核,印制《实验室安全手册》发放于每位新师生,还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必修课及选修课体系,利用多媒体资源,实现安全教育的趣味化和实效化,确保每位师生都能接受到系统、全面的安全教育,真正将安全理念内化于心。
亮点三:应急演练,安全实战常态化
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定期举行地震疏散、火灾逃生、危化品爆炸等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提升师生的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理能力。这种常态化的应急演练机制,使得师生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真正做到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亮点四:科技赋能,安全管理智能化
学校积极引入智能管理手段,由护理学院先行先试,融入智能监控、物联网技术等,对实验室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这不仅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治未病”理念的落实提供了有力支撑。
“治未病”义在未病先防。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安全防范是为首当其冲。因此“未病先防”就是实验室的“安全先防”。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将中医智慧融入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创新实践,不仅为师生创造了更加安全、和谐的实验环境,更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新借鉴。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这一理念的应用,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为教育事业的安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
2025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