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6日下午,公共卫生学院师资调研分析会在基础实验楼528会议室举行。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婉南出席会议,人事处、科技中心、各院部负责人及公共卫生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实验员参会。会议聚焦科研平台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两大核心议题,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技赋能,筑牢科研创新基石
会议伊始,科技中心负责人许嵘详细解读了《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科研平台培育与考核办法》。该办法围绕“规范、整合、培养、创新”构建三级科研平台体系,聚焦医学领域,整合资源、控制硬件投入,要求各平台凝练研究方向,整合现有科研人才、设备、用地鼓励跨学科研究;要求每个研究方向核心成员不超5人,实行主任负责制;实施“申报-立项-考核”机制,设定期考核与动态调整;通过多渠道经费保障平台运行。
靶向施策,破解师资队伍建设难题
院长涂卓特在汇报中,以翔实的数据剖析了学院师资队伍现状。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面临五大挑战:部分专业专任教师数量短缺;男女比例失衡,学缘结构单一;学科专业师资力量分布不均;科研能力有待提升;缺乏在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科专业带头人。针对上述问题,学院提出“引育并举、结构优化、平台支撑、协同创新”的改进策略:优化人才引进政策,精准招聘学科带头人;开展“青年教师攀登工程”,鼓励学历提升;整合师资资源,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加大科研基础设施投入,培育科研平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
群策群力,共谋学院发展新篇
在交流环节,参会人员围绕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教学创新等议题展开热议,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及个人思考。
此外,人事处处长王世安就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多项建议。首先,强调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要求教师严守生活作风和学术规范,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其次,鼓励和支持教师提升学历,提高整体学历水平。同时,通过招聘高水平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优化师资结构。此外,提倡校内教师互用,发挥各自专长。最后,强调利用好进修机会,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校长寄语,擘画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陈婉南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对学院未来发展提出殷切期望。她强调,教师要做好职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实现自我学习和培养。要分清教研和科研的不同侧重点,找准自身赛道,发挥优势。同时,要发扬泉州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担当,积极作为。陈校长指出,学院要以人才引擎驱动创新,建立“引进-培育-留用”全链条机制,重点扶持青年人才成长;要以科研平台支撑学科跃升,对标国内外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打造跨学科研究团队;要以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培养更多“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公共卫生人才。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公共卫生学院在科研平台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校院协同、产教融合,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文:刘福志;图:邓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