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处、室,各院、部、中心、馆:
根据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工作安排,现将《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泉州医学院)“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调研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牵头部门以及各二级学院认真组织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前期调研工作,并提交相关工作材料,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需提交的材料
1.请各牵头部门和二级学院根据《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泉州医学院)“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调研工作方案》,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并提交《“十五五”规划前期调研报告》(见附件1)。
2.各二级学院根据学院情况,做好相关调研数据的采集工作,提交《各院系采集核心数据表》(见附件2)。
3.各部、处、室、中心、馆根据学校历年上报数据,做好相关调研数据的核对与采集工作,提交《各行政部门采集2021-2025年核心数据表》(见附件3)。
二、提交时间及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是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而前期调研工作则是做好编制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各部门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调研工作。
2.集思广益,民主参与。各部门要深入行业企业、教职医护员工、教师学生开展调研,充分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及师生的期盼,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为“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3.各牵头部门和各院系于2025年9月20日完成调研报告和相关调研数据的采集,各牵头部门和各院部要做好汇报ppt,具体汇报时间另行通知。
4.上述材料的word版本发至邮箱(294762946@qq.com),
纸质版由各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二级学院院长签字并加盖部门公章后送至发展规划处办公室。
发展规划处
2025年8月25日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泉州医学院)
“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调研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校转型升级新发展阶段,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入调研学校“十四五”规划实施成效与不足,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改革举措,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本科医学院校建设提供战略支撑,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一)总结评估“十四五”成效与短板
系统梳理“十四五”期间专业(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师资提升、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对外合作交流、校园基本建设(含信息化)、附属医院建设等领域的成果与不足,分析未完成指标的原因。
(二)明确“十五五”发展定位与路径
对接国家健康中国战略、教育强国部署及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把握学校转型升级关键阶段的发展需要,立足本专并存的实际,明确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明确本、专科学科和专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三)形成科学可行的规划思路
通过多维度调研,凝练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编制方向明确、可操作。
三、重点内容
(一)内部资源与能力评估
1.专业(学科)布局
对标分析:区域内同类院校的专业学科优势;当下医疗行业和健康产业急需专业;福建省内(或华东地区)相关专业设置空白和对应的人才缺口,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
特色定位:传统医学专业(临床、护理等)的差异化发展策略,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智慧养老、智能医学工程、健康大数据等)发展的可行性与课程的融合。临床技能、科研思维、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成效;毕业生就业质量与用人单位反馈情况。
医教协同产教融合:国家关于医学院校产教融合政策和工作导向,区域医疗行业和健康产业与院校联动和协同育人机制情况,与直属附属医院医教融合的创新思路。
牵头部门:教务处;责任部门:各二级学院(部)
2.师资结构与能力
现状诊断:专任教师数量、职称结构、学历(学位)结构、学科分布;临床教师占比及教学能力;高层次人才(如学科带头人)缺口。
发展需求:完善教师评价改革相关制度;双师双能型(双师型)教师培育保障制度;提高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临床教师发展路径;师资团队建设方案;促进青年(广大)教师成长发展的保障机制。
牵头部门:人事处;责任部门:教务处、科技中心、各二级学院(部)
3.科研能力
团队建设:科研团队建设、科研服务能力、科研成果与学校发展的适配度及支撑作用;与附属医院科教融合创新思路;人工智能+科学研究的新型科研形态应用的思路,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机制。
牵头部门:科技中心;责任部门:各二级学院(部)
4.校内资源保障能力
一校两区建设:“一校两区”办学资源的统筹,分析新旧校区基础设施对学科专业发展支撑度,南安校区学生宿舍等新增楼栋建设和洛江旧校区功能布局和维护修缮的筹划。
教学设施建设:实验室、模拟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平台的覆盖率与先进性;附属医院、教学基地的数量与质量匹配度。
信息化建设:智慧校园的应用现状与升级需求,重点关注智慧教学平台(如在线课程、AI辅助教学工具)建设需要;人工智能在课程、教材、教学体系的应用情况。
文献资源服务保障能力:传统文献对学科、科研支持以及个性化服务,数字资源平台建设、信息素养提升、文献服务智能化升级。
牵头部门:发展规划处;责任部门:后勤管理处、教务处、信息中心、图书馆
5.校园文化建设
基因挖掘:学校历史传统中的医学教育精髓(如名医名师事迹、标志性医疗成果)和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如医药文化、海丝文化)梳理与评估,医学文化基因的挖掘。
特色凝练与传承:关注医德医风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与短板。重点评估校内医疗特色场馆(如生命科学馆、中药标本馆)的功能完备性及环境文化符号(如医学名家雕塑、医德警句展示)设计的系统性,关注沉浸式医学文化育人环境的形成。重点分析现有制度与政策对文化建设的保障力度。
牵头部门:宣传部(统战部);责任部门:后勤管理处、学生工作处,人事处、附属人民医院、各二级学院(部)
6.社会服务能力
资源评估:学校现有的社会服务资源评估,包括学科专业优势、师资力量、实验实训和医疗设备、学生志愿者队伍等,评估其服务能力和覆盖范围。
需求调研:区域医疗、护理、药学、医技各类技能提升培训需求及人才学历提升需求调研。
牵头部门:继续教育学院;责任部门:教务处、科技中心、学生工作处、团委、各二级学院(部)
7.院校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建设:现有章程、制度执行情况评估;现有院校治理机构功能自我评价;办事流程优化的机制和服务标准体系构建,校院二级管理权责与容错机制的完善。
质量保障体系:目标体系、组织与制度体系、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师资队伍、学生发展、质量监控与评估、资源保障、社会参与、持续改进等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情况。
牵头部门:党政办公室;责任部门: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科技中心、人事处、后勤管理处、计财处、学生工作处
(二)外部环境与需求分析
政策导向:研究国家医学教育创新政策、区域卫生规划对专业、学科布局的影响;
行业趋势:调研区域新兴产业包括,智慧医疗、精准医学、海洋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社会需求:根据就业质量跟踪数据,结合岗位需求调研,明确专业优化设置和办学规模动态调整。
对标借鉴:选取国内医学院校比对院校和专业排名、科研产出等指标,提炼可复制的办学模式。
牵头部门:招生就业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责任部门:教务处、发展规划处、二级院部。
四、调研方法与步骤
(一)文献与数据研究
收集“十四五”规划执行报告、学校专业、师资、科研等办学数据等基础资料,组织统计分析。
(二)实地调研与座谈
1.校内层面:组织职能部门、二级学院、附属医院专题调研会议,聚焦关键问题。
2.校外层面:走访政府、卫健部门、兄弟院校、合作企业,获取政策支持与产学研合作建议。
(三)咨询与征集
1.专家指导。邀请专家开展校内调研座谈,组织规划编制指导讲座。
2.师生意见征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吸纳教职工、学生关于学校发展的建议。
五、组织保障与分工
(一)领导小组
成立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挂靠发展规划处,统筹协调调研工作各项事务。
(二)专项工作组
按照工作模块成立调研工作小组,包括专业(学科)建设组、师资建设组、科研建设组、校园基本建设组、校园文化建设组、社会服务组、信息化建设组、对外合作交流组、附属医院建设组,由对应职能部门牵头做好十四五总结与分析,组织指导性文件的搜集与学习,组织调研并起草分项调研报告。同时各院部也要做好专业(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科研建设、校园基本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服务、信息化建设、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调研的总结分析工作,组织起草学院调研报告。
六、时间安排
前期准备(2025年8月):总结分析“十四五”规划,完成上位文件的整理与学习;
全面调研(2025年8-9月):领导小组、各专项工作组、各院部开展校内外咨询、访谈,完成调研情况收集;
统计分析(2025年9月):领导小组组织调研材料的讨论分析,整合调研成果;
报告形成(2025年10月):形成规划目标与思路,完成调研报告。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是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而发展规划调研工作是做好编制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各部门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调研工作。
(二)集思广益,民主参与。各部门要深入行业企业、教职医护员工、教师学生开展调研,充分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及师生的期盼,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为“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附件1: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调研工作报告模板.doc
附件2:各院系采集相关核心数据.xlsx
附件3:各行政部门采集2021-2025年核心数据.xlsx
一审:游秀玲
二审:何 威
三审:廖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