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 : 2021-10-11 15:47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变化大,天气日渐寒冷、气候干燥,秋冬季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也是水痘、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加强学生的疾病预防意识、提高疾病预防能力,现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些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症状以及预防知识。

一、流行性感冒

1.概念: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传染病。

2.主要症状: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40,甚至更高,一般持续2-3天,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呼吸道常有咽痛、鼻塞、流涕;少数有恶心、食欲不振、腹泻等。

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随咳嗽、打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

4.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流行性感冒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随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

5.预防措施:

流行期间避免到集会或娱乐场所等人口密集的地方。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必要时给予空气消毒。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纸掩住口鼻。

加强户外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随气候变化注意添减衣服。

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营养均衡。

二、肺结核

1.概念: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杆菌侵犯肺脏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可侵犯全身几乎所有器官,但以肺部最常见。

2.主要症状:发热最常见,多为午后低热,部分病人有乏力、食欲减退、盗汗(夜间出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最常见,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多为痰中带血。

3.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主要传播途径,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4.传染源:痰中带菌的肺结核病人是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

5.肺结核的预防:

发现可疑症状,立即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确诊后按要求接受正规治疗和隔离。

做好人群密集场所通风,做好环境卫生,必要时空气消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严禁随地吐痰、不可面对他人打喷嚏或咳嗽,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纸巾焚烧处理。

餐具煮沸消毒或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营养、睡眠充足,增强免疫力。

三、水痘

1.概念: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力强,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部分病毒可潜伏于神经细胞内,多年后复发出现带状疱疹。

2.主要症状:水痘患者临床上常以发热、全身分批或同时出现散在的红色斑疹、丘疹、水疱、结痂为典型特征。

3.传播途径: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

4.传染源:水痘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5.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

教室和宿舍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整洁。

流行期间尽量不去公共场所,也不去患病学生宿舍串门。

对患病学生应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

接触过病人的学生最好也要隔离观察3周。

、诺如病毒

1.概念: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 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2.主要症状:诺如病毒感染主要引起胃肠炎,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胃肠炎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等,部分人主诉有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症状通常持续1-2天。普遍感到病情严重,一日多次剧烈呕吐。症状一般摄入病毒后24-48小时出现,但是暴露后12小时也可能出现症状。 没有证据表明感染者能成为长期病毒携带者,但是从发病到康复后 2 周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检出病毒。

3.传播途径:诺如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强。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

4.传染源: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或饮料;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等。

5.预防措施: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对病人的呕吐物及粪便要及时消毒处理,确保周围环境的清洁;被污染衣物应该用肥皂水彻底清洗

★注意饮食卫生,以免“病从口入”1)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购买街边小店的零食,如:烧烤、串串香、凉面等,发霉、变质、过期的食物、苍蝇叮爬的食物都不能吃;(2)饭前、便后要把双手洗干净;(3)所有食物应彻底煮熟才食用(生吃瓜果要洗烫、削皮,不吃生的或半生熟的食物,禁止生吃贝类等水产品)。(4)忌冷热食物交替食用,少食油炸类食物、少饮冷饮。(5)餐具要经常消毒,不与别人共用餐具,提倡使用“公筷”。

★注意饮水卫生。喝开水,不喝生水,不与别人共用水杯

★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 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洗发、自带水杯和纸巾、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

★提高身体素质。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均衡,增强体质

★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若出现了身体不适(特别是: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等),应及时报告辅导员或直接就诊医务室。

★学校发生多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向辖区疾控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