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师生的个人信息保护和金融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反诈骗能力,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在全校师生掀起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热潮之际,我们迎来了第四个“宪法宣传周”。11月30日下午,“我为群众办实事 ‘断卡’行动进校园”——2021“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在我校图书信息楼八楼学术报告厅举行。
本次“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由洛江区委政法委、洛江区人民法院、泉州医高专、华侨大学海丝司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泉州医高专药学院党总支、学生工作处、保卫处,华侨大学法援协会和厦门银行泉州分行共同承办。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苏成安教授,洛江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朱松,洛江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苏勇清,华侨大学海丝司法研究中心主任陈慰星教授,华侨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协会指导老师潘春晓,洛江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厦门银行泉州分行工作人员,华侨大学法学院学生及泉州医高专师生代表出席。
苏成安副校长在本次活动致辞中指出,“断卡”行动进校园,将“法庭”搬进校园,为师生上一堂公益普法课,对于面向师生普及宪法知识、防诈骗知识、保护个人信息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也将进一步推进我校平安校园和省级文明校园创建,推动我校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来自华侨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协会的法学院学生通过南安市人民检察院提供案件素材,创作剧本、自演自导情景剧和模拟法庭的形式,生动形象现场还原一起大学生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案件。
“现在请公诉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入庭。全体起立,请审判长、人民陪审员入庭。现在开庭,请法警带被告人张晓丽到庭。”随着一声法槌敲下,“断卡”行动模拟法庭情景剧开始。模拟法庭现场对大学生张晓丽(虚拟人物)因缺钱为偶像“应援”,而将自己的银行卡卖给不法分子并一步步成为“收卡代理”进行审判。
洛江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苏勇清对华大学子带来的“断卡”行动情景剧和模拟法庭演出做了精彩点评。他指出,华大法学院学子主动担当参与到普法宣传中,把专业知识融入到提高大学生防范诈骗意识和能力中,为大家呈现一堂防诈骗普法警示教育。本次活动通过创新法治进校园方式,给大家带来沉浸式的体验,让大家感受到法庭审判公正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最后,他也提醒我校广大师生要学法、懂法、用法、护法、守法,积极参与到“断卡”行动中,不断提高个人防范诈骗意识,不要贪小便宜,不参与违法犯罪,共同营造平安和谐洛江。
厦门银行泉州分行营运管理部周艳婷女士为大家带来一场金融知识普及公益讲座,重点结合典型诈骗案例和大学生群体金融观心理特点,主要从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益、警惕非法“校园贷”陷阱、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存款保险小课堂等方面进行展开。周艳婷女士也提醒我校广大师生,当前诈骗手法日益新、网络贷款有陷阱,切勿轻信伪广告、保管信息勿转账,手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增强公民的防诈能力,大大降低受骗可能性。
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断卡’行动进校园”活动,特别是将“法庭”搬进校园,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防诈骗意识和能力,以促进最大限度减少校园诈骗事件发生,推进法治校园建设,推动平安校园和文明校园创建,助力“三全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郑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