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邻校小学生来打卡啦!“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魅力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 : 2023-05-22 16: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育人功能和党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在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之际、“5.20邻里节”和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5月20日上午,药学院学生党支部联合药学院团总支、药学院中药学教研室、校本草社和泉州市实验小学洛江校区203班共同开展“大手牵小手,强技助升本”主题党日活动和“童心向党迎六一,中医药文化润童心”亲子研学活动。

与我校一墙之隔的泉州市实验小学洛江校区203班的学生们及家长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来到泉州医高专,开启认识中医药、感受中医药的亲子研学之旅。

走进泉州本草馆,领略本草的魅力。校本草社社长、22级中药学1班李京婷同学热情地向少先队员们及家长们介绍了泉州本草馆的泉州本草展示区、真伪鉴别展示区、腊叶标本展示区等7个展示区。在参观过程中,少先队员们近距离感受浸制标本的栩栩如生、腊叶标本的丰富多样、传统中药制药的神奇.....少先队员们积极与讲解员互动,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造化天地宝,万物皆为药。”在药用植物寻宝环节,药学院中药学教研室主任林水花老师带领少先队员们及家长近距离接触了泉州医高专的校园植物,了解植物文化,探索植物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一杆之间尽显公平公正,一毫一厘传承非遗匠心。”在体验戥称称药环节,少先队员们在志愿者的讲解下,了解了中药戥称有戥盘、戥绳、戥杆、戥坨、前纽、后纽、戥星等构成,学会了持戥、校戥和称量三步戥称使用方法。在学习体验戥称的过程中,戥秤带来的不止是乐趣,让大家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勤劳。

寻常山楂,其功不可小觑。山楂丸的主要功能是消食化滞、调和脾胃等。在体验山楂丸制作环节,少先队员们在师生志愿者的指导下,兴奋不已地用山楂、麦芽、山药以及蜂蜜等中药作为原料,亲手尝试神奇有趣的山楂丸制作。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少先队们脸上充满了喜悦与自豪,制作完成后,大家都忍不住品尝起来。

巧手点亮生活,“艾”劳动创未来。在体验艾条制作环节,少先队员们了解到艾条是由艾绒制成并通过艾灸作用于人体穴位,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保养脾胃、安神助眠的功效。从放置艾绒、卷纸到封口,大家十分认真地对待每一步,过足“手瘾”。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艾条,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拾一花一草一叶,拓印真善美童话。在体验植物拓印环节,少先队员们了解到拓印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叶子或花朵,再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图案。手执小锤子通过或轻或重的敲打,利用树叶本身的脉络和汁液做最原始的拓印,让自然为自己说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着大自然的美,激发着少先队员敏锐的感知能力,享受着艺术创造的乐趣。

闻香识本草,巧手制香囊。在体验香囊制作环节,少先队员们了解到手工制作香囊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香囊的药物组成和功效应用。中药香囊属于中药外治范畴,为外治法的“佩法”,中药香囊源于中医里的“衣冠疗法”,是利用芳香药物“通经走络、开窍透骨”作用,通过口鼻黏膜和肌肤毛窍、经络穴位的吸收,散布于机体,从而发挥避秽浊、除恶杀虫、增强免疫力、防御疾病的作用。大家迫不及待选香囊袋颜色,包起香囊来啦。小小香囊凝结着大家的专注与用心,见证着大家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最后是品花茶,谈感想环节。中药学教研室的老师们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各种花茶,有润肺清心茶、养心安神茶、美容养颜茶、利咽润喉茶、疏肝行气茶、保肝养肝茶等,在体验花茶的过程中,少先队员和家长们边品花茶,边分享了今天研学的乐趣和收获。

亲子研学期间,少先队员们及家长与中医药文化的亲密接触,并在体验和感悟中学习和传承中医药文化,了解中医药就在我们的身边,纷纷表示这样的亲子研学活动非常喜欢、非常有意义。我院师生党团员在活动中展现出主人翁的精神、志愿服务精神和非凡的专业技能风采。

本次“主题党日+研学”活动,以党建引领,凸显师生专业技能,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特色和非遗文化,有效地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到“五育并举”之中,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增强青少年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升本工作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