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学生们纷纷重返校园,但这也意味着秋季传染病的风险随之增加。以下是一些秋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要点,家长们和学生们都需保持警惕:
1、诺如病毒胃肠炎
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儿童患者主要症状为呕吐。
预防措施:
饮食卫生 不喝生水,生熟食物要分开;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食物时应保证彻底煮熟。
手卫生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进食前、如厕后、加工食物前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使用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不能代替洗手。
避免接触 避免与患者亲密接触,班级内如有同学呕吐,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离开现场,减少感染诺如病毒的可能。
做好消毒工作 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酒精为主要成分的消毒剂效果不佳)。
2、季节性流感
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
预防措施:
保暖 季节交替,昼夜温差大是诱发流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及时添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补充营养 注意多补充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水,提高抗病能力。
锻炼 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抵抗力。
接种疫苗 在流感高发季节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
3、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除毛发和牙齿外,人体各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感染而发病,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
预防措施:
1.提高免疫力,合理膳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掩住口鼻,定期开窗通风。
3.在通风不良、较密闭的环境中,如家庭内、集体生活居住拥挤的场所,结核菌容易传播,勤晒衣服被褥。
4.定期体检,一旦发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及早就医,并主动向学校报备,不隐瞒、不带病上课。
5.减少接触传染源。家庭成员中发现肺结核患者,除积极治疗、通风换气外,有条件的家庭,最好让患者单独住一间房,无条件则分床睡。
6.规范治疗,患者出门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可以治愈。
7.新生入学后,参加学校组织的结核病筛查,有异常情况的及时前往定点医院复查。
总之,开学季是秋季传染病的高发期,家长和学生们都应提高警惕,加强预防措施的落实。通过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合理饮食、充足睡眠以及接种疫苗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